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博士制度虽承秦制依然存在,但博士人数不多,且仅具官待问而已,在传授文化方面难以起多大作用。惠帝废《挟书律》,使诸子学说复苏,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各种不问流派的思想家也都乐于称说黄老之言。文、景时期,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道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旧秦博士伏生出其壁藏《尚书》二十八路,文帝派晁错从其受业。此时。博士之数达到七十余人,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儒家的《书》、《诗》、《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都有博士,其中《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士有胡毋生、董仲舒二家。这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条件。武帝即位时,历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力量的强大,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2、元光元年(公元前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汉武帝此举受到好黄老的祖母窦太后的强烈反对,她于次年借故把鼓吹儒学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系狱。儒家势力受到打击,但武帝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又置《五经》博士,使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了。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艺者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豇豆如何做豆糕 豆糕做法
1、豇豆事先泡水中,泡软了。2、将豇豆煮熟。3、糯米粉和粳米粉加糖拌匀。4、倒入煮熟的豇豆,适当加点水。5、揉成面团。6、然后搓成稍稍粗点的长条。7、切成块。8、上锅蒸熟。9、好吃的豇豆糕就这样成了。豇豆怎样做豆糕 豆糕做法...
-
不正常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不正常
1、与众不同,不随大流就是不正常。不正常的前提是首先设定什么是正常。2、所谓正常,这个正指数量齐平如衡,正到可以摆出来。常指行常,行为要实常,行为对应实际的状况。3、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与大众认知或行为不符但也与荒谬低能不符的现象其实并无对错之分,只有多少数区别,不会被用贬义的不正常评价。不正常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不正常...
-
南瓜香肠意面怎么做 南瓜香肠意面做法介绍
1、用料:南瓜、香肠(不是火腿肠)、意大利面、淡奶油、盐。2、瓜切开去籽,大火蒸煮,挖出黄色的瓤,怼成南瓜泥备用。3、蒸南瓜的同时,烧水,水开加一勺盐,投入意面,煮10分钟左右。4、意面差不多快熟的时候,南瓜切小斜块,用少许橄榄油扒拉到表面微焦,把南瓜泥倒入锅中,稍微扒拉两下加入淡奶油,开中小火搅拌均匀,关火。5、这是意面也熟了,捞出来直接放在南瓜糊里搅拌均匀,让意面都裹满南瓜糊,如果太稠拌不开,...
-
庠如何读 庠怎样读
1、庠 ,xiáng,古代称学校:庠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2、基本字义(1) (形声。从广( 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2) 殷、周时的学校 [school]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说文》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庠序,官也。——《尔雅·释官》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 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
-
aa式的词语大全 关于aa式的词语大全
1、皑皑[áiái]: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2、蔼蔼[ǎiǎi]:形容草木茂盛;众多的样子;暗淡或幽暗的样子。3、斑斑[bānbān]:斑点众多的样子。4、趵趵[bōbō]:象声词。脚踏地的声音。5、懆懆[cǎocǎo]:忧愁貌。6、潺潺[chánchán]:形容雨声、水声等;水缓缓流动的样子。7、沥沥[lìlì]:象声词,多形容风声或水声;液体不断滴落貌。8、淙淙[c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