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台评书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国人几乎都保存着守在收音机旁收听评书的记忆。
那些年我们收听的电台评书,无疑都是一种温暖的成长记忆,都收藏着一种温馨的岁月情怀。
现在梳理出十部当时极为著名的电台评书。首先在此声明的是,我们的梳理不涉及同在电台播出的广播小说,也不染指当时渐渐兴起的电视评书。
第一部:《三国演义》,袁阔成播讲。这部电台评书集中展现了袁阔成的宗师风范和王者气质,尤其是袁阔成艺术风格中的帅字占着一绝,其他评书名家很难超越。
《三国演义》在电台播出,事实上在普通群众中间起到了普及古典文学的作用,袁阔成的播讲呈现出娓娓道来、亦庄亦谐的魅力,令广大听众如痴如醉。
评书《三国演义》,是袁阔成先生根据传统古典小说再度创作的成果,播讲起来,气势磅礴,恢弘展现。这种功力,这种气度,这种风神,这种气象,事实上已经后无来者。
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有说有评,其中一些典故也向广大听众介绍得很明白,这种腹涵开阔,这种精湛的学养,并不多见。袁先生在播讲中,进行了极为精当和极有见识地评讲,他的评讲符合芸芸众生的认识和思想,特别是对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都进行了很长的点评,其用心之良苦,用功之深厚可见一斑。不仅是那个时代,即便是如今的评书演员,也都是绝无仅有的。
袁阔成之后,再无三国。
袁阔成先生
第二部:《水泊梁山》,袁阔成播讲。这部评书是袁阔成先生的家传书,属于短打评书。这部评书相当于《水浒传》的外传,故事发生在三打祝家庄前后,主要人物是鼓上蚤时迁和浪子燕青。
这部评书大体上分为三个大关节,第一个是大闹大名府,第二个是巧破乾坤楼,第三个是大闹神州擂。
借助水浒传的人物和故事体系,自成一个天地,翻演出了一个个精彩异常的故事,的确是别具心思,别开生面。
后来,根据这部评书改编了一部电影,由香港导演马成执导,名叫《浪子燕青》,在当时也轰动一时。
老电影浪子燕青剧照
这部评书将在水浒传中受尽委屈的时迁抬举成主要人物,既符合评书的艺术特色,也极具平民意识和精巧创意。
第三部:《明英烈》,单田芳播讲。单田芳先生
为单田芳带来无上荣光的就是这部评书,至于其后的《白眉大侠》等等大部头的评书,只是将单田芳的地位扎实地巩固起来了,而且这部评书最具有艺术水准,绝非一般评书所能比拟。
这部评书也是单田芳的家传书,大体上武科场、取襄阳、战滁州、定南京,讲述了朱元璋夺取大元天下的一段雄奇的经历,历史感非常强,故事性也非常强。
同一时期,有些评书名家播讲过同样时代背景和相同故事脉络的《朱元璋演义》,但是与单田芳的这部评书比起来,惊艳程度明显不及。
这部书是袍带书,与《三国演义》大体相近,铁马金戈,大开大合,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单田芳非常精彩地完成了故事的讲述,做到了引人入胜,比之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在评讲上有很大的差距。
单田芳评书狂飙突进,高潮迭起的特色和气派,在这部评书中有成熟的表现,就这一点来说,单田芳绝对能够跻身评书界的神级人物。
单田芳之后,再无下文分解,绝非夸大其词。
第四部:《白眉大侠》,单田芳播讲。《白眉大侠》的经典度事实上已经臻于巅峰,其书迷时至今日依旧遍布市井。小五义中相对本领高强的徐良在这部评书中全面走向高光时期,不仅是地位独一无二的书胆,而且成为剑客一级的人物,这绝对会让《三侠五义》中的绝世高手瞠目结舌,很奇怪自己的时代为何没有那么多的剑客。
这部评书造就了单田芳的辉煌,也成就了广播评书的一座高峰。无论这部评书存在着多少令人惊奇的雷同人物和雷同情节,都难以撼动其高山仰止的地位。
老电视剧白眉大侠剧照
这部评书之所以如此辉煌,如此超凡入圣,还要感谢那个时代的传媒不广,也要感谢武侠小说在那个时段高歌猛进。
这部评书也得到了影视界的青睐,被改编成一部同名电视剧,在当时事实上开创了内地武侠剧的先河,其创始之功不可磨灭。
第五部:《杨家将》,刘兰芳播讲。刘兰芳在广播评书的兴盛方面居功至伟,是她引领了一个属于广播评书的时代。在万人空巷的《岳飞传》大获成功之后,刘兰芳趁热打铁,借势发力,播讲了这部《杨家将》。
这部评书同样是一部袍带书,在传统评书中的四大家将里,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可以称之为家将评书的冠冕。
刘兰芳先生
刘兰芳说书很用力,擅长贯口,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在这部评书的播讲中,她成功完成了故事的叙述,打动过无数的听众。同样的问题,刘兰芳的讲评也没有融入到评书的演播中,也可以这么说,她自始至终都是在讲故事,都是一种表演。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部评书取得了听众的广泛共鸣,也取得了将广播评书发扬光大之功。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久远,能够将这段故事播讲成功,其实也是对刘兰芳的综合考验,生书熟戏,是评书行极为顾忌的事情。
刘兰芳的《杨家将》,说到底是人们的一种情怀了,已经成了当时听众们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第六部:《刘秀传》,田连元播讲。田连元在电视评书上有首创之功,他的广播评书也在同一时期取得了成功。
这部评书其实脱胎于传统评书《东汉演义》,但是田连元的这部评书相比于《东汉演义》做了调整和裁剪,他的裁剪增强了紧凑感,却未必提升精彩度。
田连元的评书,文学性很强,细腻而幽默,对细节的把握明显强于他人,但是辩证地看,这种风格也对他的评书形成了桎梏。
田连元先生
这部评书与如今评书名家表演的《东汉演义》有很大区别,不仅是在体量上,而且在故事脉络上,都做了很大的缩减。
这部评书从刘秀出生开始讲起,直至昆阳大捷,刘秀称帝。目前流行的《东汉演义》比这部评书,情节更丰富,人物更繁多,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在《刘秀传》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田连元的评书,温婉细密,层次感极强,有些过于追求艺术性,而且在人性把握上无出其右者。这部评书带有鲜明的这种风格。
第七部:《隋唐演义》,这部评书很独特,许多评书名家在当时都播讲过。这部评书在众多评书名家播讲的时候,或者是《隋唐演义》,或者是《响马传》,或者是《瓦岗寨》,或者是《忠义响马传》,或者是《大隋唐》。
目前所知,当时单田芳、田连元都录制过广播评书版本。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隋唐的故事是传统评书的重要母题和重大传承,很多人会讲,不足为奇。
但是当年所有的广播评书,都没有达到曾经有过的一个版本《兴唐传》的高度。
第八部:《聊斋》,刘立福播讲。这是系列短篇评书,其中非常著名的有《胭脂》,《辛十四娘》、《鸦头》。
刘立福的《聊斋》,属于绝对的精品,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拆开了,揉碎了,细致入微,精准入骨,不仅成了一段回忆,而且是一辈子的享受。
刘立福先生
在播讲《胭脂》过程中,引经据典,杂说杂议,口角生风,唇齿留香,尤其是在讲解对一干人犯的各种判词的时候,绝对是肚囊宽阔,旁征博引,天上人间,实有社会万象,虚有神话丛生。
对老先生的评书,就八个字:不可多得,难能可贵。
第九部:《薛刚反唐》正续篇,刘林仙播讲。把《薛刚反唐》讲得最好的就是刘林仙,很多大家播讲这段评书都没有这个版本丰富和跌宕。
薛刚反唐续集
这部评书之所以经典,就在于精彩纷呈的人物,就在于曲折摇曳的故事,就在于细致入微的讲述。
正篇从通城虎薛刚闹花灯开始,直到灭武兴大唐结束,续篇从唐中宗纳妃并被拐走开始,直到营救回唐中宗,唐睿宗称帝结束。这部评书有许多经典的片段,有许多惊艳的人物。
四猛八大锤的设定,在这部评书中极为重要,薛刚父子爷孙之间由于误会而遗传性地父子交手,这种乌龙让人解颐。
第十部:《百年风云》,单田芳播讲。严格意义上,这部评书是创新之作,不属于传统评书的范畴。
这部评书从林则徐广东禁烟开始,一直讲到垂帘听政。单田芳的创作能力得到全面的彰显,历史的功底得到切实的体现。
单田芳先生
因为取材于近代史,与传统评书的架空历史截然不同,在七分实三分虚的故事架构中,必然也为历史事实所制约,总体上看来,这部评书在创作上是成功的,但跳脱历史的感觉不是很强,加之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过于宏大,所以听众更多的是大人们。
无可否认,这部评书是百年不遇的好书,绝对是才子型的评书。其伟大之处,不在曾经,而在开创。
盘点十部当年的广播评书,至于哪一部才是王者,聪明的朋友们自然心中有了答案。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