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涩郎」,欢迎大家关注。
提取是最好的存储方式。提取式存储才是最佳的记忆方法。
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或者字典。你要写一篇文章出来,里面的每个字词都来自这个字典。但如何把字典里的字词连成一篇文章,就不光靠你的存储能力了,还要靠你的提取能力。
一般来说,存储能力是基础性的,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 存储是为了提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储能力是低于提取能力的;而从另一方面,也由于存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某种信息、知识、感觉也就只是存储在你的头脑当中,如果不被提取的话就会渐渐被遗忘。
尼采说:只发生过一次的就等于从来没有发生。收藏等于遗忘,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看到有意思的观点,有启发性的知识就只收藏了一次,却再也没有用到,也都忘到脑后了。
而提取是让知识发生的第三次,当你学习的时候,收藏记录是一次,提取的时候,回忆是一次,自己组织输出又是一次。
费曼学习法和教学相长
比如:记笔记,就是在提取,阅读就是在存储。
写下来有助于真正的理解,如果你说不清楚,其实就表示你自己也不明白。
费曼在一次对年轻科学家的演讲中强调:“原则是你不能欺骗自己,可你偏偏又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阅读,尤其是重复阅读,很容易使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一篇文章。重复阅读是特别危险的,这是因为存在曝光效应:当我们熟悉某事物的时候,会开始相信自己已经理解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会对其越发喜欢。
所以,当你阅读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支笔,随时做记录,放到笔记卡片盒里,比纯在电子设备上划线要好得多,即使你划线的内容,你会重复阅读,其实,你也记不住,曝光效应在欺骗大脑,说我记住啦,我理解了,其实,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思考。
虽然把一个想法写下来,感觉就像走了个弯路,多花了时间,但不写下来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阅读都是无效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仅是记录的笔记更持久,更重要的是写一遍有助于你重新思考逻辑,边记录同时你也边思考。
费曼学习法的原理就是以教为学,教学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就是在提取,这跟古代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都在告诉我们:提取才是最好的存储记忆方式。
长期记忆的关键在于信息的链接
在如何建立有效的长期记忆结构时,赫尔穆特・D. 萨克斯说:
“我们通过对信息的学习,保存,并在保存的基础上构建,是在创造一个丰富的相关信息网络。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多,就有更多的信息钩子来连接新的信息,就越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学习也会变得越有趣。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之后,我们长期记忆的容量和速度都似乎在实实在在地增长。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保存我们所学的知识,例如,没有使用有效的策略,那么学习那些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上的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漏洞。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用新信息填补这些漏洞,学习就变成了一场艰苦的战斗,让我们疲惫不堪,甚至让我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似乎我们的大脑和记忆力已经达到了容量极限,学习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你当然更愿意进入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所以要想记住你所学的知识,你需要建立有效的长期记忆结构。”(Sachs,2013)
所以,学习不是像保存在硬盘上那样保存信息,而是在信息碎片之间建立连接和桥梁,在合适的时刻绕过抑制机制。提取强度就是使用特定的 “线索” 触发特定的记忆,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策略性的思考回想起最有用的信息。
如果我们看看当下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大多数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很容易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学习仍然是以提高 “存储强度” 为目的,即使它无法被提高。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记住孤立的事实,而不强调建立联系。这正是学习心理学家们贴切描述的 “死记硬背”—— 试图通过重复来强化和巩固大脑中的信息。这就像在古老的石碑上刻字一样,把客观材料塞入大脑。
而以提取为目的的存储,正好可以让你的存储更有规则,有编码,更有效。存储虽然以提取为目的,但提取本身能帮助你存储:进入到我们头脑当中的信息和知识只有不断被提取才能发挥作用,而每一次提取的过程都是建立连接的过程,不是纵向连接 / 提取,就是横向跟其他信息 / 知识点进行连接。
所以,你要想建立有效的长期记忆结构,就必须让知识产生链接,知识在提取和使用时,往往才会产生链接,孰能生巧,经常用的知识不会忘记,就是这个道理。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最后,以乔布斯的名言总结一下吧。
我最近对于乔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理解的是越来越深刻了。
Hungry ,其实就是输出的意思,因为只有消耗了能量,你才会饿,只有饿了,你才有动力去输入。
Foolish,就是让自己认清楚自己,输出才能保持 Hungry 的状态,也才能保持 Foolish 的状态 —— 知易行难,最让人感觉到自己笨和不行的就是在你输出的那一刻。
只有让自己进入输出状态,形成某种类似于 “入不敷出” 的状态的时候,才可能有效输入。一般存储的知识有两种命运:要么遗忘,要么记住。而初级输入就像进到了一个预备站,你是进入到真正的有效存储区还是坠入到遗忘区中,取决于这个阶段你提取的概率是多少。
“提取是最好的存储方式”:经常提取的知识就会进入天堂,也就是真正的存储区,而不被提取的会暂时在你头脑中待一小段时间,最后坠入地狱。
认知提升的过程就像是吃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输入,给自己灌了很多知识了,却没有吸收转换成能量,变成行动,那么你只能越来越不健康,产生积食,身体肥胖,导致各种疾病。如果你将输入的知识转换成了能量,化为行动,然后再去吃饭输入,你才能健康的成长,才会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认知才能得到提升。
另外,如果你想养成阅读习惯却不知道读什么好,你想通过认知致富,探寻财富与精神自由之路,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涩郎」,我把我这些年积累的 300 本优质书籍和私人书单分享给你。为方便大家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最想要的知识,我已在公众号里准备了近百篇优质文章,并做好了分类,再次希望你来我的公众号做客,我是号主「涩郎」,一名知识挖掘师兼知识布道师。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